读书笔记<麦田里的守望者>
By HKL, on , tagged:
知道这本书已经有好几年了,但直到这个月真正的阅读它。当我看完后,心中有个疑惑,直到查阅了相关资料才得到了证实——这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反战主义浪潮最蓬勃的时代。
主角霍尔顿是个叛逆的美国中学生,对于一切都抱着憎厌——包括自己。在他看来,都是虚伪、残忍和暴力的,所有的都是这样。
他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,就读于一所好学校,却受不了那些虚伪的"伪君子",所有的都是,一切都让他无法忍受。在被开除了以后,他呆在了汽车旅馆,看到了人的黑暗面——人前俨然君子,人后却有穿女人衣服的怪癖;长得很漂亮的女人,却总是热衷于和男人赤裸着身体互相吐水。接着是他的前女友,又是一个标准的"假模假式"的人,看着无聊的戏剧都"假模假式"的笑,和一个"假模假式"的高才生聊着"假模假式"的话题。他又和以前高中时辅导员在酒吧聊天,听着她聪明的头脑说着"假模假式"的话,作着"假模假式"的事情。
这让他"烦透了",于是就醉了,而且还在洗手池里被冷水浇了一身并且昏迷了过去,他怀疑自己会因为得肺炎而死去,于是冒险回了家和妹妹告别。最后,他来到了以前的老师那里,得到了热情的招待,却怀疑他是同性恋者,于是逃了出来。再……最后……因为妹妹执意要和他去流浪,他只能放弃了自己做"麦田里的守望者"的愿望。
学校、女友、父母、同学、老师、陌生人,都是他去做守望者想法的来源,他们卑鄙、无耻、没有道德、虚伪和残忍,而妹妹确实阻碍他当守望者的情感枷锁,更深层次的讲,是他对于当守望者的幻想泡沫的戳穿。于是他回到了家里……
霍尔顿厌恶成为一个"大卫·科波菲尔"式的人,厌恶主流价值观,奋斗、上进,对于他,是"狗屎"。对于他来说,保住精神家园的宁静、和平更重要。当他的东西被同学拿走后,他在想去讨还是会怎么样对付那个可恶的人时,他会想着去强硬,却又明白的知道,自己做不到,那样的结果只会是挨打。肉体的痛苦,并不重要,精神上的解脱,或者更加重要,就像他那个因为受到污蔑、打击而自杀的同学一样。有一个细节,就是这个同学穿着霍尔顿的夹克,或许,他在这个同学身上,看到了自己另一个结局。幸运的是,霍尔顿被开除了。于是,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——麦田里的守望者。
这本书的节奏没有高潮,语言平淡,甚至有些恶俗,粗话连篇。或许就像有些人说的,有些名著只不过因为时代的背景,才被赋予特殊的色彩。这或许是其中的一本吧。
撂之可惜,读之挠肠。
所幸,只不过是临睡前的那若干的半小时吧。
For comments, please send me 📧an email or left issues on Github.